第355章 我是一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_四合院:开局62年,十级技术员
猫腻小说网 > 四合院:开局62年,十级技术员 > 第355章 我是一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55章 我是一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

  李望亭回到研究所,他召集光刻机研究组的全体成员开了一个紧急会议。

  “各位,我手上现在有一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资料,这将会彻底改变我们国家的电子技术!”李望亭两眼放光地。

  研究组成员们面面相觑,都不明白李望亭口中的“超大规模集成电路”是什么意思。

  看到众人疑惑,李望亭拿出设计图纸,上面详细绘出了复杂的集成电路结构。“你们看,这种电路可以集成上百万个晶体管,制造出功能强大的微处理器。”

  “上百万个晶体管!”大家倒吸一口凉气,这规模之大简直难以想象。

  “对,要实现这一点,我们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光刻机的分辨率。”李望亭指着设计图,“这里我已经绘制出一种新的光刻机结构,你们要立刻组装实验。同时,我们也要扩充团队力量,从全院调派优秀人才加入我们,以保证这项技术的顺利实现。”

  研究组成员们立刻行动开来,一时间研究所里机器轰鸣,人声鼎罚大家分工配合,有序地进行光刻机的组装实验。

  李望亭在一旁指导,并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。

  此时,科学院那边也派来了几位专家。

  同时,李望亭还安排设计先进的电子设计软件,辅助设计光刻机的精密结构。

  “有了计算机的帮助,我们的设计效率将大大提高。”

  安排好这边的研究组员们,李望亭又驱车前往农科院。

  这里聚集着一批优秀的农业科学家,曾与李望亭合作过杂交稻和大棚技术。

  一见到李望亭来访,这些老科学家立刻围了上来。

  “望亭啊,你又给我们带来什么好东西了?”老院士王大海笑着打趣道。

  “是啊,听你最近又有大发明?”李主任也好奇地问。

  “我这次带来的是一项合成化肥的新技术。”李望亭。

  农科院的专家们听李望亭又掌握了合成化肥的技术,个个都瞪大了眼睛,震惊得嘴都合不拢了。

  “化肥技术?望亭你怎么样样都行啊!”老院士王大海惊得下巴都要掉到地上了。

  “我觉得我可能需要重新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农业专家。”李主任自嘲地。

  “前一阵子望亭研究的杂交水稻,我们研究了半才弄懂一点门道,现在又来个化肥技术,我都要自惭形秽了。”另一位资深的科学家也感慨万分。

  “实话,望亭给我们的东西,我们至今也没完全弄懂。”王院士摇头感叹。

  “就是就是,杂交水稻的育种技术太精妙了,我们光是研究种子选育和品系杂交就耗费了大量时间,很多机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。”李主任。

  “可见望亭的造诣已经远远超过我们这些老农科人员了。”

  “他简直是农业界的活地图百科全书,什么都通晓,我们跟他比起来简直巫见大巫!”

  “话回来,他为什么样样都行啊?化工、机械、农业、电子,他什么都能研究,实在是太神奇了。”

  “是啊,要我,望亭简直是时空穿越来的人才。要不然怎么可能对各个领域都如此精通。”

  “哈哈,你这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吧,哪有穿越这种事。望亭只是资过人吧。”

  “但即便如此,他的造诣也已经超乎我们这些老学究的想象了。和他相比,我们简直就是地瓜。”

  “可惜我们这些‘地瓜’已经老骨头了,跟不上望亭的脚步了。只能指望你们年轻人多向望亭同志请教,才能使中国农业有所进步。”

  “哈哈,老王您就别自己老骨头了,再教教我们年轻人吧。不过望亭同志确实是农业技术进步的‘救星’,他给了我们太多惊喜了。”

  “没错没错,多亏了望亭同志,我等终于看到种花家农业现代化的曙光了。”

  众人感慨万分,都由衷地感谢望亭给中国农业带来的革新技术。

  和他相比,他们都自愧不如,但也激励着自己不断学习,以求能为祖国农业科技的进步贡献一己之力。

  农科院的众专家继续热烈讨论着李望亭为中国农业做出的巨大贡献。

  “我刚从农业部得知,望亭研发的大棚蔬菜技术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了。”王院士道。

  “是啊,各地农民纷纷建起了标准化大棚,蔬菜产量已经比原来提高了一倍有余。”另一位院士补充道。

  “不仅大棚技术,望亭研制的各种杂交水稻也正在各地推广。我们院已经育成了数十个优良杂交稻种。”

  “据统计,这些杂交水稻每亩产量可以达到500公斤以上,虽然没有达到当初王婷给我们的那个水准,但是比原种提高200%。”

  “再加上望亭设计的拖拉机已经投入批量生产,大大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。”

  “根据农业部的预测,再过两三年时间,全国粮食产量就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了。”

  “没错!这一切都得益于望亭同志的杰出贡献!”

  “他简直就是当之无愧的农业现代化的扛鼎人物!”

  众人纷纷抬起大拇指赞扬李望亭,无不由衷地感慨他的才华。

  “望亭同志不仅造福了广大农民,也让我们这些老农科工作者大开眼界。”王院士表示。

  “对啊,要不是有他开导,我们都还停留在老旧农业模式上呢。”

  “多亏了望亭,我们院的科研工作才有了长足进步。他可真是农业技术进步的‘领头雁’啊!”

  “他为种花家农业现代化作出的巨大贡献,我们应该倍加学习,争取以他为榜样,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!”

  “没错!我们一定要努力追随望亭同志的步伐,以报答他对农业科技的推动!”

  众专家出了他们对李望亭的崇高敬意,誓要不辱使命,为国家农业科技不断进步

  听完众专家对自己的溢美之词,李望亭老脸一红,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手道:“各位高看我了,种花家农业的进步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,我只是一个微的螺丝钉而已。”

  “哪里哪里,你为农业科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。”王院士笑呵呵地。

  “快给我们讲讲你这次又发明了什么化肥技术,我们迫不及待想知道了!”另一位热情的农艺师催促道。

  “好吧,我这次研究出了一种利用新的制取氨的新方法,可以实现工业合成氨和大规模生产化肥。”李望亭。

  “什么?工业合成氨?”众壬大了眼睛,有的嘴都惊得合不拢了。

  “哪,这可是化工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啊!”一个化学专家激动万分。

  “原来氨可以人工合成,不需要依赖于进口了!”另一位老专家欣喜若狂。

  “具体操作方法你可有明?我们迫不及待想了解这个造福农业的新工艺!”王院士急不可耐。

  李望亭将煤气合成氨的反应方程式在白板上写出,又绘制了一个巨大的合成氨反应器的示意图。

  “这里需要通入煤气和空气,在特定压力和温度下进行催化反应,就可以产生大量氨气。”李望亭一边一边在白板上标注参数。

  “我的,这个方程式太精妙了,一下就指出了反应本质!”

  “反应器设计也非常合理,直接看图我都能理解操作流程了!”

  “望亭,你也太厉害了,这等重大发明你居然能轻描淡写地出来!”

  众专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出赞叹,都被李望亭手到擒来的合成氨技术惊呆了。

  “有了这个技术,我国不仅可以实现氨的自给自足,还可以大规模生产各种氮肥,彻底解决长期困扰农业的肥料不足问题。”一个资深农科院专家分析道。

  “对!加上望亭以前研究的各项技术,我国农业产量提高五倍也指日可待了!”

  “简直是农业生产的一场革命!望亭你可真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救世主啊!”

  “哈哈,各位言重了。我只不过是站在时代的肩膀上,有幸对农业科技进步献出一点薄力而已。”李望亭谦虚地。

  “过谦过谦!你的贡献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。要不是亲眼所见,我都无法相信你是如此博学多才。”王院士由衷地赞叹道。

  “同志们,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以望亭同志为榜样,为种花家农业科技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!”

  在众饶热烈掌声中,李望亭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maoni9.cc。猫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maoni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